第二届沂蒙十佳法官 许庆晓-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23年02月06日 | ||
许庆晓,男,大学文化,中共党员,1972年8月出生。1994年7月参加工作,现任费县人民法院副科级审判员、速裁庭庭长、“许庆晓法官工作室”员额法官。先后荣立“个人一等功”、“个人二等功”、“个人三等功”,被评为“山东好人”、“全省优秀法官”、“全省法院先进个人”、“全省法院十佳办案标兵”,连续两届被评为“全省法院办案能手”,连续三届被评为“全市法院办案能手”、“全市法院调解能手”、“全市三零优秀法官”,被评为“临沂市青年文明工作者”、“费县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费县十大党员岗位先锋”。 一、判决书到当事人手上还是热的,他是群众利益的守护人 该同志始终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在担任速裁庭庭长、尤其是担任“许庆晓法官工作室”员额法官2年来,审结交通事故纠纷4700余件,其中2018年结案2222件,居全市首位、全省前列,2019年1至11月结案2142件;在乡镇人民法庭工作的10年里,调处矛盾纠纷3100余起;在担任执行二庭庭长的5年里,执结案件2300余件。他办理的案件无一错案、上访和投诉。他探索总结出“三四五工作法”,先后两次在省高院、市中院工作会议上作办案方法汇报和经验介绍。他尽心竭力做顺民意的实事,诚心实意做惠民生的好事,千方百计做解民忧的难事,把公平正义送到每名群众身边,被群众亲切地誉为“百姓法官”。 2017年10月,费县法院党组为打通服务交通事故群众最后一公里,在县交警大队设立了“许庆晓法官工作室”,专职处理交通事故案件,这是费县第一个,也是唯一的以法官名字命名的工作室。他勇挑重担,敢于担当,通过科学化管理、零距离服务、质与效并重、网络化支撑,推动了交通事故案件审理专业化、规范化、要素化、信息化,倾心打造了“司法为民、亲民、便民”服务品牌。 在2017年客运车28人受伤,4辆车部分受损的较大交通事故中,该同志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基础上,查明案件事实,正确认定损失,准确适用法律,分别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有责任限额、无责限额、商业三者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,并判决肇事驾驶员承担了相应的赔偿责任。在审理最后一名乘客起诉的案子时,他为了让受伤的乘客尽快拿到赔偿款,在庭审结束后20分钟,即让当事人拿到了“热乎乎”的判决书。来自德州的刘律师动容地说:这起事故案情复杂,庭审结束就拿到了判决书,便利了我们当事人,减少了诉讼成本,提升了司法公信力。 二、当事人动情谢法官,他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许庆晓认为:群众利益无小事。法官手中一件普通的案子,在老百姓那里就是一片天。在乡镇人民法庭工作的10年间,他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坎上,把百姓的期盼印在脑海里,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纠纷,他以特有的细腻和柔情,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,化解矛盾纠纷3100余起,双方当事人满意率达100%。 费县薛庄镇的朱某承包胡阳镇某村100亩土地经营砖厂,因经营困难又转包给张某,张某经营不善停产,致使土地长期闲置,引发100多户村民群体上访。村委起诉朱某,要求解除承包合同。张某也起诉朱某,要求解除转包合同。在审理时,他向朱某指出:朱某拖欠承包费,已经违约,按照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,合同应予解除。张某现在没有继续履行合同的能力,如果继续履行合同,亏损将更加严重;村委如果收回土地,招商引资,能最大化地获取土地收益。经过他明之以法、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最终村委和朱某协议解除了承包合同,张某与朱某也解除了转包合同。一起即将要发生的群体上访事件全部化解。 “许法官真正做到了公正执法,为民服务。”老百姓动情地说。 三、盼了十三年的事情解决了,他是群众殷切期待的圆梦人 “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,对老百姓负责就要不断提高案件执结率,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不努力,不尽责让群众失去信心。”正是这种对群众的如海深情,2012年12月,他走上了执行二庭庭长的岗位后,既当指挥员,又当战斗员,5年来,他本人共执结案件2300余件,执结标的额6000余万元。 梁邱镇的彭某未婚生子送给房某某抚养,后彭某返悔,房某某诉至法院,要求彭某支付垫付的扶养费8000元,案子长达13年一直未能执行。期间,房某某患了矽肺病,生活困难。案子转给他后,他多次到彭某家中做工作,但彭某坚决不履行义务。他依法冻结了彭某的银行存款16000元,彭某恼羞成怒,带领家人来质问他,“案子这么多年没执行了,你充什么能给执行?”并扬言要用手机拍下来,发到网上去。后又多次打电话对他进行威胁。面对这种情况,他不惧威胁,严肃对彭某进行了批评教育,顺利执结了该案。彭某认识到了错误向他道歉。房某某向他表示“案子13年了,我们自己都觉得没希望了,没想到还能拿着钱”。 “秉公执法无私畏 尽心尽力一心为民”,华沂公司职工房某某在送给他的锦旗上这样评价他。 四、1万余起案件无一投诉,他是沂蒙精神的传承人 他曾经在费县偏远的薛庄镇、新庄镇人民法庭工作10年,薛庄是大青山胜利突围战所在地,新庄东流村抗日自卫战更是打响了沂蒙人民自发抗日的第一枪,脚踏着红色的热土,血脉融入了红色的基因,他把我党我军与群众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烙印在新时代法官的内心。 在审判工作中,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,他摸索总结了“三四五工作法”,区分“三类案件”,即婚姻家庭案件突出“情”、伤害赔偿案件贯穿“理”、合同债务案件注重“法”,最快速度地维护了群众利益;立足“四个节点”,即立案环节重高效、送达环节重知情、庭审环节重倾听、文书环节重明理,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诉求;探究“五种方法”,即繁简分流法、合并示范法、借力打力法、巡回审理法、能力引导法,最宽广度地赢得群众信赖。 为了克服执行难,他创新“三四五”执行工作法,婚姻家庭案件突出“稳”,伤害赔偿案件力求“狠”,合同债务案件注重“准”,相邻关系纠纷善用“巧”,打击拒执行为。他团结带领全庭干警、群策群力,稳准狠执行指定执行案件,和解执结了天价违约金等复杂案件;短平快执行简易小额案件,执结了一大批涉民生案;审慎稳妥执行涉村委案件,执结了一批难案;强制与教育并举执行涉党政案件,执结了市供销社、县农业局等一批特殊被执行主体案;“五心”化解执行信访,化解了刘忠美等信访积案。 五、面对父亲与女儿的不幸,他是家庭与事业天平的支撑人 他的女儿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。2002年至2013年,他每年都要至少一次带女儿去北京协和医院做手术。但他仍忠于职守。2002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首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,成为了费县法院最早具有“三证合一”的法官。2011年10月6日,他的父亲查出患有胃癌。父亲手术治疗,需要人来伺候;女儿病体需要照顾,上下学需要护送;幼子更需要人看管;法庭里,累桌的案件需要审理。一切的一切犹如千斤重担压向了他。他除了按照原定的排期开庭审理案件、照顾住院的父亲,同时,还要和妻子轮换着护送上下学的女儿、照看年幼的儿子,忙的连轴转。面对病重的父亲,他想做一个好儿子;面对需要倍加呵护的女儿和可爱的儿子,他想做一个好父亲;面对忙碌的妻子,他想做一个好丈夫;面对焦急的当事人,他更想做一名好法官。但他始终做到了家庭与事业的天平永不倾斜。就在这1年多,他审结案达到1177件。数字的背后凝聚的却是他对法律的无限忠诚,对人民群众的无比关爱。2012年12月初,女儿因身体内植入的支撑棒突然断裂,疼痛难忍,而妻子正在聊城大学准备研究生论文答辩,他只好独自带着女儿去北京协和医院做第13次手术治疗。孰料麻醉出现意外,女儿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,他独自在门外站了一夜,惦记着躺在监护室的女儿,挂念着病重中的父亲,他不由地潸然泪下。作为儿子,他愧对父亲,作为父亲,他愧对女儿,但为了天平的公正,他无怨不悔。他的74岁的老母亲心疼他,不忍心看他忙里又忙外,至今仍在帮他操持家务、接送孩子……他感谢母亲,但又满怀愧疚。 满满一桌子的获奖证书,对许庆晓来说,不只是荣誉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。他说,这些证书,更像是一面镜子,激励着他在为人民服务、公正廉洁司法的路上不断前行。 |
||
|
||
【】 | ||
|
||